联系方式
日常生活垃圾处理的分类、运输和处理环节,涉及到政府、企业、民众、社区团体和学校教育多方参与者,并在这三个环节中发挥进行不同分工和配合。
政府是垃圾分类体系的构建者。其职能包括制定法规政策、提供资金预算和基础设施,进行监管和处理。最为细致的就在于对垃圾的分类标准、包装、收集和运输时间做了详细的规定。在执行层面也能严格按照规定执行,并对违反者给予严厉的处理。
企业是垃圾分类的运输和处理者。其职能包括垃圾处理技术研发、设备管理与运营、环保意识普及、废弃物运输和处理等角色。技术研发上,焚烧、生物降解、可再生材料等技术都属于世界领先水平。垃圾处理上,不同类型的垃圾由专门的企业负责,比如有专门处理易拉罐类企业进行回收再利用;有专门处理可燃性垃圾用于燃烧发电;有专门处理有机废物用于环保肥料;以及专门处理有害垃圾、大型垃圾分拣的企业。
但作为后起之秀的消费大国,中国想要实现这种全民参与的路径,仍然存在着种种现实的阻碍。
一是消费文化处在低级阶段。我们目前正处于消费主义的扩张阶段,鼓励消费品的快速消耗,鼓励繁复包装,鼓励攀比和快速更新换代,其代价就必然是资源过度消耗和垃圾产量暴增。
二是社会心理尚未成熟。一方面是对新消费品趋之若鹜而对消费后的废弃物“避之不及”,对垃圾的去向缺乏关注和责任心;另一方面是将垃圾分类与“地位低下”和“不干不净”联系起来,无法培养正常的垃圾处理的“平常心”。
三是垃圾分类体系的落地细节不到位。推行垃圾分类的市政部门、回收企业和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互不信任。前者认为居民的垃圾分类不到位,为后端处理增加二次分拣的难度;后者认为垃圾分类没必要,因为经常看到分好的垃圾还是被收到一辆车里混装运走,辛苦分类没有任何效果。
上一条:建立正确的垃圾分类方法
下一条:环保垃圾桶能够协助人们保护环境 |
返回列表 |